话题∣无人机角色从消费级到工业级
话题探讨
无人机的角色 从消费级到工业级
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的区别
民用无人机按应用类型可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那么,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从搭载的设备上是最容易区分二者的。一般来说,消费级无人机上搭载的最多的就是相机,摄像头一类拍摄设备。根据需要会配有云台和图传电台。而工业级无人机一般会根据行业需求不同搭载各种专业探测设备,比如热红外相机、高光谱相机、激光雷达、大气探测器等等。不过也有很多工业级无人机也搭载光学相机。
此外,在性能素质方面,工业无人机比消费无人机有更好的素质,例如抗风更强、续航更持久、刚干扰更强、有着更多的功能、可塑性更强等。
在应用领域上,消费级无人机多用于个人娱乐、摄影创作、低成本的影视创作以及电视台使用,而工业级无人机可以进行货物运输、专业影视拍摄、地形勘察、野外搜寻、救援、军事用途还有特种任务。
为何无人机从消费级向工业级转型?
缺乏击中用户的疼痛应用
消费级无人机一直缺乏能击中用户的疼痛应用。消费级无人机应用主要集中在运动比赛、教育表演、摄影娱乐等方面,有些人还曾利用无人机送年货、送戒指求婚,但这些都算不上消费者们的日常需求。消费级无人机更多时候只能扮演一个“高级玩具”的角色。
与之相比,工业级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监控安防等方面的应用要求,则更加旺盛和迫切。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生产模式愈发跟不上潮流的背景下,无人机带来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更加符合各行升级发展的痛点需求。
黑飞等问题刺痛监管神经
由消费级无人机引发的黑飞等问题,也制约着其发展。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于无人机的认知还停留在“玩具”层面,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去注意风险与隐患。但其实,无人机与玩具大有不同,不规范的应用经常导致扰航、伤人、侵犯隐私等问题产生,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影响颇大。这需要将相关法律和标准等更进一步的完善才有可能逐步解决这类问题。
市场已逐渐步入红海之中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局面基本已定,发展也是逐渐步入红海阶段,面对消费级市场饱和、产品技术触及天花板,一些企业就必须开拓新战场、谋求新发展。
在此背景下,工业级领域似乎成为了一个好选择。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我国工业级无人机产品和应用均处于领先水平,已经在测绘、电力、警用、植保、应急救灾等多个领域得到长足发展。
由于工业级无人机上所搭载的任务设备很昂贵,从几十万元的专业航测相机、多光谱设备、航空物探设备、LIDAR、应急通信中继到上百万元的SAR雷达,很多任务设备的价格甚至高过无人机本身,如果无人机的可靠性没有保证,这些价值昂贵的设备也可能遭遇危险。所以工业级无人机要求高度安全保障特性。
为了无人机的安全,以及高价值的挂载设备,同时也能为地面人员的财产提供安全保障。给无人机装上降落伞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时小域智能无人机伞降系统就能派上大用场,公司目前所生产的伞降系统产品可适用于市面上大部分主流机型,无论是多旋翼、固定翼还是直升机都可以满足,并且5-100kg重量以内的无人机可根据不同的重量选择不同类型的伞降系统,当然,如果有更大的重量,如200kg的则需要专门为客户定制。
小域智能无人机伞降系统安装快捷,可快速动力补充,以及具有三种智能开伞方式:遥控器触发、姿态角度触发、失重状态自动触发,能够做到0.3秒内快速开伞,并且该伞降系统可多次重复使用。